辛亥革命是20世紀初的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當我們考察19世紀末葉以來華中出現的新的經濟結構、新的社會階級和社會思潮,追溯湖北革命黨人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遵循孫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綱領,在鄉邦所作的英勇而堅實的努力,便會發現:辛亥首義決非一只從云端掉下來的幸運之果.
——馮天瑜《辛亥武昌起義是現代文明所賜》
材料二 辛亥之役,本預定湖南首舉義旗,舉事后,湖北必調兵往援.計劃以往援之師前途倒戈,內外夾擊,到武漢長岳立時即可光復.不意湖南舉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發生漢口俄租界總部爆炸之事…… ——《辛亥革命資料匯集》(2)《糯公隨筆》
材料三 “按武昌起義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則在瑞澄一逃;倘瑞澄不逃,則張彪(注:駐武昌新軍第八鎮統制)斷不走,而彼之統馭必不失,秩序必不亂也.”
——《中國近代史資料選集》孫中山語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分析,為什么說“武昌起義絕非一只從云端上掉下來的幸運之果”.(3分)
(2)概括材料二、三觀點的共同之處?(2分)
(3)恩格斯曾說過: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綜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認識武昌起義的爆發和成功?(5分)
【答案】
(1)湖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壯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傳和三民主義的指導;湖北革命黨人的努力.(3分)
(2)都認為武昌起義出于意外(或具有偶然性).(2分)
(3)武昌起義的爆發和成功看似偶然,實則是清末社會經濟、政治、思想、階級矛盾等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5分)
【解析】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武昌起義的背景原因,依據材料中“19世紀末葉以來華中出現的新的經濟結構、新的社會階級和社會思潮,追溯湖北革命黨人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遵循孫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綱領,在鄉邦所作的英勇而堅實的努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昌起義的背景原因有:19世紀末,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民主革命思想和三民主義思想的傳播;湖北革命黨人的努力
(2)依據材料二中“辛亥之役,本預定湖南首舉義旗…不意湖南舉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發生漢口俄租界總部爆炸之事”、材料三中“按武昌起義之成功,乃成于意外,”,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三的共同觀點是:武昌起義出于意外,是一場偶然爆發的革命.
(3)本問首先明確材料中體現的對于武昌起義的觀點有兩種:一是必然;二是偶然的.依據“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說法,結合所學知識,革命的爆發并不是一場偶然,武昌起義的爆發有著政治、經濟、思想、階級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義1、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發的?是宣統幾年?
1911年,三年
2、辛亥革命的性質?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孫中山是辛亥革命中的哪一個會的成員?
興中會
4是革命之母”,為什么?
華僑 (海外華僑的大量經濟支持)
5、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
6、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通過各種武裝起義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7、辛亥革命的結果
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8、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
1.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2.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3.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他們不愿意也不可能徹底地推翻帝國主義(根本原因
9、興中會的創立時間、地點和性質
1894年,美國檀香山。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10、中國同盟會的創立時間、地點和性質,機關刊物是什么?
1905年,日本東京。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機關刊物《民報》。
11、辛亥革命的革命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闡釋為民族)建立民國(建立民主共和國,闡釋為民權),平均地權(改革土地制度,闡釋為民生).
12、辛亥革命爆發的標志
1911年 武昌起義
13、中華民國成立的時間,地點,誰就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地點:南京,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14、三民主義是什么?
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它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5、辛亥革命的主要組織有?
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
16、辛亥革命失敗原因及教訓
失敗原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2)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領,沒有充分發動依靠人民群眾,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
3)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性
經驗教訓:1.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
2.資產積極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3.帝國主義與國內反動勢力阻礙革命的順利進行1、近代前期,中國政治民主化并沒有真正實現,但社會和文化的轉型在制度層面上取得了成功。這種情況出現的標志是(C)
A、中華民國成立 B、戊戌變法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D、宣統帝下詔退位
2、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發起建立興中會,在入會誓詞中提出(A)的革命綱領。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C、軍政、訓政、憲政 D、光復漢族,還我山河
3、(B)的簽訂,進一步加深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奴役,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A、《馬關條約》 B、《辛丑條約》
C、《南京條約》 D、《璦琿條約》
4、1905年11月,孫中山將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概括為(A),這是比較完整的中國民主革命的綱領。
A、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B、獨立、民主、富強
C、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
D、軍政、訓政、憲政
5、民權主義是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的核心,其基本內容是(D)。
A、實行社會革命 B、打倒帝國主義
C、核定地價 D、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
主共和國
6、(B)是同盟會成立后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此次起義犧牲了眾多革命骨干成員,但擴大了同盟會的政治影響,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成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預演。
A、鎮南關起義 B、萍瀏醴起義
C、黃花崗起義 D、廣州新軍起義
7、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定都(A)。
A、南京 B、北京 C、廣州 D、武昌
8、(B)被稱作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法典。
A、《中華民國約法》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總統選舉法》 D、《五五憲草》
9、(B)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A、戊戌維新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新文化運動 D、國民革命
10、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發表改組宣言,確定“(C)”的三大政策,推動實現了第一次國共 合作。
A、民族、民權、民生 B、軍政、訓政、憲政
C、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D、獨立、民主、富強
11、在清政府實行的(B)中,科舉制度被最終廢除,學校教育實現了與科舉取士徹底脫鉤。
A、戊戌變法 B、清末新政
C、洋務運動 D、預備立憲
12、1904年至1905年,(A)在中國東北爆發,這是外國侵略者為爭奪在華利益而發動的戰爭。
A、日俄戰爭 B、英俄戰爭
C、德日戰爭 D、英法戰爭13、1912年,寓意為(C)的五色旗,被定為中華民國國旗。
A、天下為公,共建民國 B、弘揚傳統,共創共和
C、民族團結,實現共和 D、各界聯合,維護民國
14、孫中山在蘇聯政府的幫助下,經國共兩黨共同努力,于1924年5月創辦了黃埔軍校。軍校由孫中山兼任總理,以(A)為校長。
A、蔣介石 B、廖仲愷 C、何應欽 D、王柏齡
15、“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說明我們的先人很早就對人的(B)行為作了要求。
A、 禮貌 B、舉止 C、衛生 D、日常
16、“禮儀”一詞最早出現在(D)。
A、《春秋》 B、《禮記》 C、《易經》 D、《詩經》
17、有些信件永遠要用手寫,下面決不能打字的信有(C)。
A、介紹信 B、慰問信 C、邀請信 D、公開信
18、以下關于化妝的做法,錯誤的是(D)。
A、化妝要自然 B、化妝要協調 C、化妝要避人 D、化妝要頻繁
19、穿西裝的重要規則叫“三個三”,其中的“三一定律”原則,指的是(B)應該是同一顏色。
A、領帶、鞋子、襪子 B、鞋子、腰帶、公文包
C、領帶、腰帶、公文包 D、領帶、公文包、鞋子
21、用餐時應該注意(C)。
A、為了顯示誠懇熱情,主人要盡量勸客人多喝酒
B、為了禮貌,即使口中含著食物也要回答他人的問話
C、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D、只挑自己喜歡的菜肴吃
22、套裙的裙長應以不短于膝蓋(C)厘米為限。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23、社交凝視區的正確范圍是:(A)。
A、以兩眼為底線,嘴唇為下頂點所形成的倒三角區域
B、從雙眼到胸部之間
C、以兩眼為底線,額中為頂角形成的一個三角區
D、直視對方的眼睛
猜你喜歡
- 1Greatly to my joy 還是Great to my joy
- 2列車有6節每節長度相同,乘客站在站臺車頭位置,當列車開始做勻速加速運動,發現第一節車廂經過時間為6s.
- 3Can you see a computer in my room?做否定回答
- 4人教版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作文怎么寫啊!
- 5李教授出版一本論著得稿費4000元.如果按國家有關規定,超過800元以上的部分應繳納14%的個人所得稅
- 6為什么大雨過后陽光更強烈?
- 7Mary is my best friend.she is intersted in space very much.
-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全詩分四個層次,請用簡要語言概括層意
- 9英語翻譯: 我已經吃晚飯了和 我剛吃完飯
- 10錢塘湖春行 描繪了西湖早春一篇什么的迷人景色?